贺中令,男,1935年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县同太乡西二道沟村,民间艺人贺钧之子,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家、美术教育家,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
1964年,贺中令毕业后被分配到园林处从事造园工作。1979年,他创作的木雕《骨肉同胞》获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84年,贺中令创作了《白山魂》。1987年,贺中令创作的石雕《一衣带水》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1988年,贺中令参与辽沈战役纪念馆雕塑工程,并创作了馆内胜利大厅正面墙壁上的浮雕《江山图》。1991年3月,沈阳市举行招标会,鲁美展厅展出62个方案。专家最终选定贺中令的《残历碑》。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建国六十周年城市雕塑成就奖和新中国六十年全国建筑创作大奖。2025年9月,贺中令对外讲述了创作《残历碑》的灵感来源。
贺中令多次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及鲁迅美术学院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自1993年起,他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1935年,贺中令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同太镇西二道沟村,幼年便继承父艺。1955年,贺中令考入东北美专附中。随后,他于195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1964年,贺中令毕业后被分配到园林处从事造园工作。工作中,他接触到各种石材,雕塑创作也从泥塑转向石雕。其父亲把自己的石雕工具交给他,并告知他泥塑材料不易保存,用石头雕刻历史,才能流传后世。同年,贺中令在辽西地区发现两块木化石,形状宛如一本翻开的台历。1979年,他创作的木雕《骨肉同胞》获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和辽宁省人民政府1980年创作奖。1982年,该作品参加了法国春季沙龙展。改革开放后,他才真正将学院写实训练与传统雕塑观念相结合,开展石雕创作。
1984年,贺中令创作了《白山魂》。为寻找合适的石料,他围绕白山跋涉数百里,挑选了一块重达八百斤的石头。创作《白山魂》时,他一次在采石场采石被炮震昏,一次运送作品时被严重砸伤。但他并未放弃创作,也未降低艺术标准。同年,石雕《白山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和辽宁省人民政府1984年创作奖,这两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7年,贺中令创作的石雕《一衣带水》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同年,他在抚顺市发现一块血岩,从中联想到同胞流血牺牲的惨状,遂决定用其表现抚顺平顶山惨案。《血岩》摒弃写实手法,借石头本身纹理,以大写意呈现革命历史题材。1988年,贺中令参与辽沈战役纪念馆雕塑工程,创作了馆内胜利大厅正面墙壁上的浮雕《江山图》。该浮雕长宽均为9米,由红色花岗石雕刻而成。1990年,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王盛烈提议建一座“九·一八”纪念馆。政府讨论后,决定拨款100万元建造一座雕塑。1991年3月,沈阳市举行招标会,鲁美展厅展出62个方案。专家最终选定贺中令的《残历碑》。6月,工程动工。3个月后,贺中令高质量完成。因艺术作品不同于施工图,施工人员需他每日在工地指导。建成时,《残历碑》背面原设计有落款处,但贺中令坚决反对。该作品获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建国六十周年城市雕塑成就奖和新中国六十年全国建筑创作大奖。相关报道被《美术》《美苑》《中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转载。2025年9月,贺中令对外讲述了创作《残历碑》的灵感来源。
贺中令是多面手,常见的木头、石头等都是他造型的好材料。他擅长石雕、木雕、彩塑等,将设计和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雕塑创作。
贺中令的父亲是一位民间雕塑家。曾经有日本人专门请他去画彩画,他坚决拒绝,连夜推着自行车,带着小徒弟跑回了老家。贺中令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爱国心,还学到了父亲的手艺。
贺中令是鲁迅美术学院培养的雕塑家,后在该校雕塑系任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成为雕塑基础教学骨干,多次被评为鲁迅美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还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贺中令主要教授泥塑基础课和毕业班创作课。1983年,他与张玉礼先生共同指导79级八名毕业生的毕业创作。他带学生深入生活,认识时代,发掘和提取艺术资料。经一年努力,全班八名同学的作品均入选辽宁省美展,七名学生的七件作品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四件被评为优秀作品。
自1985年担任塑基础课教研组组长起,他严格推行五年两段制教学方法,侧重培养雕塑基础造型能力,继承和发扬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写实能力强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兼收并蓄的教学理念,推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教育走向多元化和系统性。
贺中令先生担任基础课教研组长期间,为适应城市雕塑发展需求,在四年级习作课设置超等大男女头、胸像及超等大男女人体习作课程,并亲自示范制作。他要求学生在制作时正视各自感受,进行意象习作训练,注重整体感,开创了写意雕塑之先河。
1987年至1989年,贺中令担任民族传统雕塑硕士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考察全国古代雕塑遗产,挖掘传统雕塑的民族文化根基和审美特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和现代民间雕刻艺术。他还带研究生深入西南、西北体验生活,用传统雕塑创作观念和方法指导他们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彩塑、陶塑、木雕、铜雕作品,使研究生在认识和实践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当代雕塑结合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贺中令担任五年级毕业班创作教学时,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创作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后来,该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作品全部入选辽宁省纪念“讲话”五十周年美展。因创作和教学表现优秀,贺中令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鲁美艺术家|铸魂立人 躬身笃行——雕塑家贺中令.手机新浪网.2025-09-18
贺中令聊抗日雕塑:“残历碑”雏形是亿年木化石.搜狐网.2025-09-18
勿忘“九一八” | 艺术作品中的民族魂.今日头条.2025-09-18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