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刚,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1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九三社员,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系,1965年参加工作。 1965-1971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1971-1978年电子工业部1016所工作;1978-1980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81-至今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主要从事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在该领域的固体内耗与缺陷研究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曾经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1项,数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项目,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培养了硕士9名,博士8名,博士后2名。计划每年招收硕士生2名,博士生1名。现任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液态与软物质物理
二级研究员
1986年《自动倒扭摆内耗仪研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一)。 1988年《多功能内耗仪》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二)。 1993年获国务院 国家特殊津贴。 1996年国标《金属阻尼材料阻尼本领实验方法的制订》 获中国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二)。 2008年《液态金属关键问题研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一)。 2009年《液态物质新物理现象—温度诱导非连续液液结构转变的探索》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三)。
(1) 液态硅结构和扩散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Physical Review
(2) 液态结构随温度非连续性变化的观察,Phys. Rev. Lett.
(3) 用内耗方法研究液态结构转变,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 简单金属中扩散系数的标度率,Physical Review
(5) 聚苯乙烯熔体的液-液弛豫的低频滞弹性谱研究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